北京大学科技开发部部长姚卫浩:多链融合助力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早一公里”

发布时间:2023-12-11来源:北京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科技开发部部长、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北大上海临港科创中心主任姚卫浩在2023滴水湖新兴金融大会“科技创新与金融”论坛中表示,北京大学围绕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管理、运用、服务等环节开展专业化工作,通过多个途径与行业领军企业、新型研发机构、投资机构等开展合作,助力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早一公里”,有效实现创新链、资金链、产业链、人才链和政策链的深度融合。
支持原始创新 助力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早一公里”
科技成果产业化并非易事。“一方面,高校和院所早期创新项目在产业化过程中具有非常大的不确定性,早期投资面临较大的风险和挑战;另一方面,一些资本对于理解和识别早期重大原始创新存在能力短板,并不太乐于对科创项目进行投资。”姚卫浩说。
姚卫浩表示,因此,如果科研人员在获得政府科研项目立项并完成相关科研任务后,没有识别原始创新并进行早期投资的机构支持,没有足够的产业化团队、应用场景验证等资源支撑,那么很多成果将搁置在实验室,无法跨出成果转化第一步。这被认为是成果转化过程中的“死亡谷”现象,也是当前高校院所面临的共性问题。
如何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早一公里”问题?记者获悉,北京大学一直积极推动金融资本与科技成果转化相结合,早在2018年就与北京科创基金合作组建10亿元人民币规模的北京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元培基金”,用以聚焦北大重大原始创新项目,支持原始创新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基金目前已经投资40多家高科技企业,今年9月已经有一家被投企业在港交所挂牌上市。
姚卫浩表示科技成果转化具有挑战性,具体实践中有三个方面极为重要。
一是要加强开放式合作,与企业等共同开展技术的验证与应用场景的确立;
二是要有专业化技术转移团队帮助科研团队设计成果转化方案;
三是积极引导早期投资资金的支持。
姚卫浩表示,在此情况下,为进一步丰富北京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基金体系,科技开发部依托北京大学上海临港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成立上海燕缘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燕缘创投),按照市场化、专业化理念,组建专业管理团队,与政府、企业等相关机构陆续合作成立早期基金,坚持“投早、投小、投科技”,通过储备的一批校内高质量项目,近期已投资2家北大科研团队孵化的企业,引起行业广泛关注。
多措并举 创新要素协同发力助力科技成果转化
科技成果转化离不开团队、技术、企业、市场以及金融资本等诸多创新要素的协同发力。姚卫浩分享了具体实践过程中的几点经验。
“大学校园中开展成果转化面临不少困难,流程比较复杂,也涉及诸多法律法规,科研团队应该要树立法律意识、风险意识。”姚卫浩说。对于大学而言:
一是应建立好制度与管理体系,以此保证整个科技成果转化过程合规、零风险。
二是要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鼓励科学家们写好实验室的文章,也要写好成果转化的文章,形成良好的科研导向。
三是要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营造重视知识产权的氛围。目前,北京大学已经建设完成知识产权信息系统,构建了知识产权全流程管理体系。
四是要加强产学研政合作,既要开展兴趣导向的自由探索,也要开展问题或者任务导向的有组织科研与转化。
五是要建立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涵盖成果转化全生命周期的基金投资体系。
“在科技创新生态建设过程中,希望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创业氛围能在社会中得以发扬;同时,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要注重与外部专业机构加强合作,提升大学成果转化能力。”姚卫浩说,未来,有条件的高校院所可以逐步建立符合自身特点、学科特色的多链融合生态。只有这样的生态才能为成果转化提供优质土壤,让每一颗优质科研种子能在土壤里面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姚卫浩表示,北京大学科技开发部一直要求工作团队以专业服务获得科学家们的认同与信任,以做科学家们创新创业合伙人的心态,协助做好成果转化各项工作。


云南省科研机构联合会信息网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公众号

  • 电话:0871-6315675
  • 邮箱:2905368283@qq.com
  • 地址:昆明市西山区滇池路488号1号楼
  • (云南省科学技术院内)

Copyright 云南省科研机构联合会 all rights reserved | 滇ICP备11005709号 |